独墅湖医院大师讲堂——雷鹏教授专题讲座顺利举行
来源:周鹏、王雨婷 发布时间:2024-11-13 16:24:00 浏览次数:1648

    为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提升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116日下午,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雷鹏教授应邀在我院开设题为《阿尔茨海默病tau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的讲座。科教处处长江淼、临床检测中心主任王琳、创新转化平台副主任周鹏、神经内科副主任郝永岗、创新转化平台学科带头人何军教授等出席,讲座由江淼处长主持,我院职工和研究生80余人参加。


会议伊始,江淼处长向远道而来的雷鹏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并向在座人员介绍了雷鹏教授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雷鹏教授长期围绕tau蛋白参与疾病的分子机制开展系统性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报道衰老tau蛋白缺失小鼠的AD样表型并解析其分子机制。此外,雷鹏教授还兼任《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J Neurochem》等编委,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

雷鹏教授的学术报告紧紧围绕其团队近几年在阿尔茨海默病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展开,进行全面授课。雷鹏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铁离子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的病理过程的机制,研究发现“Thrombin-ACSL4轴”可能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神经元发生铁死亡的关键干预靶点;及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技术在早期筛查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临床价值,为我院今后在社区开展阿尔兹海默病的筛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随后,何军教授与雷鹏教授对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在临床入组检测指标、选用药物、疗效观察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同时,郝永岗副主任与雷鹏教授就血管性认知障碍过程中脑血管损伤与认知间的关联、tau蛋白抑制剂在临床中的运用等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会场学术氛围浓郁,与会人员积极向雷鹏教授请教相关学术问题,雷鹏教授一一讲解,讨论互动积极热烈。

何军教授衷心希望雷鹏教授能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与我院进行持续深入合作,借助园区医联体的优势,在二级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逐步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工作。具体方案包括在社区层面开展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进行初步筛查;对于筛查出高风险个体,推荐使用单分子免疫技术来检测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通过PET-CT技术进行确诊和病情评估,旨在提高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成功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何军教授表示,未来将积极推动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创新转化平台、临床检测中心及临床科室与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雷鹏教授课题组的合作交流。

雷鹏教授的专题授课,加深了我院与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我院医务工作者提供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前沿进展的机会,对推动未来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实践及教学科研活动的进步具有深远影响,为我院建设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医院与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助力。